n124534

越南军营里流传着一句玩笑话:"坦克不如楼盘值钱,步枪不如账本顺手"。这支全球唯一

越南军营里流传着一句玩笑话:"坦克不如楼盘值钱,步枪不如账本顺手"。这支全球唯一能盈利的军队,去年靠房地产、通信、物流等生意狂赚 200 亿,贡献了全国 10% 的 GDP。 可士兵们的单兵装备还停留在上世纪水平 —— 迷彩服像工厂保安制服,主战坦克是半个世纪前的 T-55,连台风预警雷达都测不准 16 级风速。 1989 年的越南军营,苏联援助中断的消息像块巨石砸进池塘。政府没钱发军饷,只能打开军队经商的闸门,让工程兵去盖楼、通信兵去架线,想着 "以商养军" 暂渡难关。 谁也想不到,这扇门一开就再也关不上。如今胡志明市的摩天大楼里,有三分之一刻着军队工程局的标志。 全国 5G 信号塔的分布图,和通信兵部队的布防图几乎重合;海军把金兰湾军港的一半改成集装箱码头,年吞吐量比民用港口还高。 将军们的办公室里,沙盘早被房地产模型取代。"军用电子电信公司"(Viettel)的总裁军衔是中将,开着宾利去参加董事会,旗下业务横跨 11 国,净利润比越南财政部全年军费还多。 西贡新港集团的海军少将董事长,更关心集装箱周转率 than 舰艇出勤率。 倒是基层士兵们还穿着洗得发白的迷彩服,每月 2500 元人民币的工资,在胡志明市连半平米房都买不起,训练时总盯着手机 —— 不是看战术教程,是刷自家军企的股票行情。 2023 年台风 "摩羯" 登陆那天,这支 "经商大军" 的短板彻底暴露。 中国气象卫星清晰捕捉到 16 级风眼时,越南军队的老式雷达还在报 13 级。 海防市的防波堤被巨浪冲垮,海军基地里的 T-55 坦克泡在水里,而本该运送沙袋的军车,正忙着给隔壁军属小区拉装修材料。 灾后清点损失,30 亿的经济亏空里,恰好能算出海防市那片军开发楼盘的利润 —— 那些本该用来升级雷达的钱,变成了楼盘顶层的旋转餐厅。 更荒诞的是军企的 "虹吸效应"。军医开的连锁药店靠免税政策挤垮了 80% 的民营药房,工程兵部队的建筑公司用 "国防需要" 强征民地。 连文工团都开起了演艺经纪公司,把当红明星签到 "军属艺术团" 名下避税。 地方官员为了挂靠军企拿优惠,提着现金去将军办公室 "汇报工作"。 新兵入伍先托关系进赚钱的单位,炮兵宁愿去军属物流公司当保安,也不愿扛火箭炮 —— 毕竟后者训练一年的补助,不如前者一个月的销售提成。 越共不是没试过刹车。2007 年下令军企剥离核心资产,结果将军们把优质业务包装上市,用股民的钱继续扩张。 2017 年要求军队退出房地产,转头就成立 "国防建设投资公司",换个马甲接着盖楼。 究其根本,是军队攥住了经济命脉:Viettel 掌握着全国 70% 的通信数据,西贡新港控制着 60% 的外贸通道,这些 "经济枪杆子" 让任何改革都投鼠忌器。 如今在南海演习时,越南士兵操作的还是上世纪的瞄准镜,而将军们的手机里,弹出的是自家楼盘的销售喜报。 他们或许忘了,1979 年让对手忌惮的,是丛林里精准的伏击战术,不是写字楼里的租赁合同;能挡住台风的,是雷达站的预警精度,不是楼盘的抗风等级。 当坦克的履带锈成废铁,步枪的枪管塞进账本,这支靠经商赚得盆满钵满的军队,终究要面对一个现实:GDP 里的军工泡沫,护不了海岸线的一寸土地。